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提案:关于加强青藏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提案

文章导读

青藏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2020至2021年,拉萨和格尔木两个典型高原城市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分别达到106和76微克每立方米,是当地2012至2014年平均浓度的5.6和4.0倍,这一污染水平甚至与同期北上广等大城市相当。


▲来源:生态环保之家

相关阅读

我国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管控的现状与挑战

青藏高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加剧亟待治理



青藏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2020至2021年,拉萨和格尔木两个典型高原城市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分别达到106和76微克每立方米,是当地2012至2014年平均浓度的5.6和4.0倍,这一污染水平甚至与同期北上广等大城市相当。


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前,高原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正在加剧。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的一份提案建议,加强青藏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该提案称,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影响突出,是臭氧和细颗粒物共同的前体物,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会产生较高的健康风险,包括致癌风险和其他致病风险。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地区当前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正在加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20至2021年,拉萨和格尔木两个典型高原城市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分别达到106和76微克每立方米,是当地2012至2014年平均浓度的5.6和4.0倍,这一污染水平甚至与同期北京(133微克每立方米)、上海(144微克每立方米)和广州(114微克每立方米)等大城市相当,从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来看,青藏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污染排放加剧,环境监测保护不足。随着经济增长,高原地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相比2000年,2020年青藏高原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4.4倍,公路货运量增加3.6倍,用电量增加7.6倍。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加剧了高原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高原地区的监测较弱,相关监测数据缺乏。


二是特殊环境导致机动车油品不易完全燃烧。高原地区有着特殊的高原大气环境:空气稀薄,拉萨大气压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二;气温相对较低,西藏2020年平均气温仅为5.4摄氏度。受以上因素影响,机动车油品不易完全燃烧,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升高。


三是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化学转化慢。研究表明,高原地区大气环境不利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转化,导致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富集。监测数据显示,挥发性有机物主要转化产物(甲醛、乙醛和丙酮)在拉萨和格尔木的浓度仅为1.5微克每立方米和1.1微克每立方米,不足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

针对青藏高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全方位防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蔓延。建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依据《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的新要求,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含挥发性有机物产品质量标准和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排放标准的修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制定更加严格的高原地区排放标准。将防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蔓延作为当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开展高原地区重点挥发性有机物行业重点排查,防范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


二是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水平、主要来源的监测,并分析其健康效应。科学设置监测点,增加城市监测布点密度,建立高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预警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和监控数据特征。生态环境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开展专项研究,分析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的影响,完善相关安全指标。


三是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推广高原型“车”“油”。以提升油品燃料燃烧效率和降低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为导向,加大综合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强适用于高原环境的燃油发动机的研究。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当地居民购买高原型机动车,降低新车污染物排放。针对高原地区特殊环境,推进相应新型油品添加剂的研发,并在高原地区加油站推广。


四是因地制宜,完善高原地区新能源汽车和柴油车补贴方案。以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基准,结合青藏高原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论证,评估高原地区新能源汽车和柴油车推广的可行性。出台针对性政策,在典型高原城市(如拉萨、西宁)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和柴油车补贴示范,待评估示范效果后,按海拔高度制定补贴标准。


彩蛋

近期热文

RTO装置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小知识】脱硝稀释风机及其作用?

1797万!先河环保中标河南新乡大气污染防治站点加密购买数据服务项目

碳监测比常规空气质量监测复杂在哪?今年13个试点城市方案准备如何?

北京:年底前完成对50家重点行业企业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福建:“十四五”期间,推进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工程实施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添加刘女士微信:Liu-T1997。

 


责编 | 刘彤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